软件工程学院举办“榜样领航,携手启程”2025级新生交流会

2025-09-29  

为助力2025级新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活、加快适应新环境,9月26日晚,软件工程学院团委、学生会在成信礼堂举办了“榜样领航,携手启程”新生交流会。活动特邀获得学校2024年度“青春榜样”称号的我院3名优秀学长作经验分享,从多元视角为初入校园的新生指引学习方向。

3位学长分别是专业学习、学科竞赛与职业发展等不同领域的优秀分子,他们结合各自独特的优势和成长轨迹,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精彩的分享。

“学习之星”陈小爽:学业与特长的双向奔赴

首位进行分享的是2023级的陈小爽同学。他以4.29的学分绩点位列年级第一,曾获国家奖学金、学校特等奖学金,并获得2024年度青春榜样“学习之星”。他结合多次参加学科专业竞赛的亲身经历,分享了自己平衡学业与兴趣爱好的方法。随后,他从升学、就业和其他方向三个角度为新生梳理了可能的路径,鼓励大家保持求知的心态,摒弃自我设限,做到“向外探索,向内思考,向下扎根,向阳而生”,以积极从容的姿态迎接大学生活的挑战。

“双创之星”刘雨葳:在“编程奥林匹克”中实现突破

ACM实验室负责人刘雨葳同学围绕算法竞赛的探索与突破展开分享。他曾在“百度之星”竞赛中获得国家级铜奖,在“睿抗”比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,并两次入围有“编程奥林匹克”之称的ICPC全国60强,累计获得6项省级一等奖和6项国家级奖项。作为实验室负责人,他积极推动团队建设,多名实验室成员前往华为、百度、字节跳动等企业交流学习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双创之星”的开拓精神。刘雨葳针对高中与大学在学习方式、未来规划、社交圈层、时间管理及自我发展等方面的显著差异,鼓励新生可以通过加入社团与学生组织、参与科研项目、尝试实习兼职、加入实验室或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等方式提升自我。他还向新生介绍了学校的多个实验室资源,并对ACM竞赛进行了系统说明,阐述了参与竞赛对学业发展、能力提升以及拓展人际圈的积极影响。

“十佳青年学生”周兆琦:多元探索的无限可能

荣获2024年度“十佳青年学生”称号的周兆琦同学,以自身丰富多元的大学经历拓展了新生对成长可能性的认知。他曾在多项高水平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,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(Finalist,前2%)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一等奖等11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。他以“没有击败你的,只会让你更强大”作为开场,从奖学金政策切入,鼓励新生重视学业、积极争取。他引用“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”,建议从学分绩点提升、论文发表、参加学科竞赛与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提升自我。他分享了自己从自学大数据开发、入职知名企业实习,到经历保研并最终选择考公的成长历程,鼓励大家勇于尝试、不断突破自我。他还向新生重点推荐了部分高水平专业赛事,鼓励学生干部在班级中发挥带头作用,共同营造优良学风。

在答疑环节中,新生们围绕加入实验室的必要性、如何选择与备战学科竞赛以及如何准备考研等踊跃提问,三位学长结合自身经验,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。

学长们一致认为,低年级同学应勇敢迈出第一步,尽早加入实验室或兴趣小组,在项目中锻炼实践能力,积累宝贵经验。对于学科竞赛,他们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,以赛促学,将比赛视为提升编程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。而在考研规划方面,学长们则强调了长期夯实专业基础、保持优异绩点的重要性,提醒新生要脚踏实地,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。嘉宾们的解答切中肯綮,引得现场掌声阵阵,交流氛围热烈。


上一条:软件工程学院举办“挥羽青春”羽毛球比赛 下一条:软件工程学院举办“乒搏争锋”乒乓球比赛

关闭